编者按
6月22日至7月1日,新华社、中国日报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、陕西日报、陕西广播电视台、三秦都市报、陕西传媒网、农业科技报、杨凌融媒体中心等媒体组成采访团,奔赴陕西、宁夏、内蒙古的省区科技示范推广基地、企业等地,开展“小康路上的农科印记”——“走出杨凌看示范”融媒体采访活动,围绕“杨凌农科”助力茶叶、葡萄、猕猴桃产业发展,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等主题,深入挖掘杨凌农业科技成果、实用技术输送到扶贫一线、走向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,报道示范区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和科技扶贫、产业扶贫等方面进行的有益探索。
本期推出《小康路上的农科印记④ | 茶园里走出脱贫致富路》。
深山藏古韵,茶香飘四方。
在陕西紫阳县洄水镇茶稻村境内的山坡间有一片高标准茶园,成片的茶叶青翠碧绿,香漫山野。
紫阳县科宏茶业生产基地负责人刘理科靠着这一片茶园,不仅自己富裕了,通过结对帮扶扶贫户,还带动周边800余人过上了增收致富的好日子。
Δ刘理科在茶叶基地采摘茶叶
每一杯“好茶”的背后,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。几年前,传统的种茶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。对此,科宏茶业生产基地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,通过产学研合作不断引进茶叶新品种、新的种植模式,提高茶叶品质。
“茶园管护是否科学、种植是否规范、技术是否存在问题、病虫害防治是否科学有效……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。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周天山介绍。
Δ周天山教授(右二)介绍茶叶基地情况
以来,通过在基地推广新茶园建设、低产茶园改造、夏秋茶综合利用、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,使当地茶园管理技术得到了良好的提升,大大提高了茶叶资源开发利用。
“除绿茶外,西农大还通过技术指导,帮助我们生产黄金芽、工艺黄茶等产品。”刘理科说,良好的市场口碑让科宏牌紫阳富硒绿茶、红茶等系列产品多次荣获省内外各项殊荣。
延伸茶产业链后,茶农按照科学标准规范管护茶园,在提高茶叶利用率的同时还学会了管理技术,这既保障了该公司有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,也实现了贫困户在家门口稳定增收。
6月的茶稻村,气温陡升。紫阳县科宏茶业有限公司会议室内,村民们济济一堂,领取喜人的分红和奖励。按照上交茶叶原料金额,根据分红机制,如约将公司上半年利润的10%作为红利分配给茶农。
Δ村民胡新武喜领分红
“管理好茶园我们就有收入,有钱挣心理才踏实。”刚刚领到800元奖励胡新武激动地说。
不管过去还是现在,紫阳县科宏茶业有限公司都积极响应“脱贫攻坚”的政策,该基地以带动贫困群众务工、收购茶农茶叶鲜草等方式帮助他们增加收入,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经济状况。
“以前是公司春茶采摘时才需要人帮忙,延长采摘时间后,从3月可以采摘到9月,加上管护,茶园常年都有活儿干,我每年可以在公司领到两万多元的工资。”脱贫户刘礼章说。
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余有本教授(右一)、周天山教授(左一)对茶叶品质进行品鉴
在刘理科看来,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技术支撑,建设高标准茶园,既是公司的“摇钱树”,也是带动当地村民增收的“脱贫树”。
通过技术培训、订单收购等惠农措施,与茶农建立利益联结机制,带动农民发展茶树种植,让茶农切实共享企业发展成果。其所坚持的茶农分红模式,已成为当地农户口中称赞的“首善之举”。
近年来,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团队的指导下,科宏茶业生产基地采用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拥有绿色生态茶叶种植基地3500亩,其中自己流转土地500亩按标准观光园建设,配套了观光路和景观树,建有标准化红茶绿茶制茶车间3000余平方米,有红茶和绿茶二条生产线,年产红、绿茶120吨,无性繁育苗圃50亩。
把一片叶子做成全产业链产值超过900多万元的大产业,对于刘理科来说是个了不起的成绩。
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,茶产业扮演着重要角色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指导科宏茶业生产基地发展的生动实践表明,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,不仅要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更高品质茶叶产品的需求,更要发挥好茶叶在促进广大茶农,特别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。
动动手指左右滑动浏览海报
往期文章精选
●●●
监制 | 贺 辉审核|吉 燕责编 |任 静编辑 | 张 静记者 | 耿苏强 苏洪照制图 | 于婷婷转载请注明出处<End>▼
点亮在看,推荐给更多人
+18
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,茶园扶贫所展现的农业科技的应用案例给我们带来了启示。希望政府能给予更多的资金和支持,让更多贫困地区能够采用类似的模式,促进农村发展和脱贫致富。
2024-09-03 06:04
情落84《拒聊勿扰》
这是真正有意义的农业发展!农业科技的应用不仅可以帮助农民增收致富,也能让我们生活的食品更安全、更可靠。茶园扶贫的模式为农村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,值得推广和支持。
2024-09-03 05:51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